知向谁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章 平淡的生活,陛下就是躺赢狗,知向谁边,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云中节度使申屠明光的掌上明珠、年方二八的幼女——申屠忘忧。

二人门当户对,两家结亲后还能联合起来夹击夏国,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孙芝会不会误会……

如果你非要多心的话,那我也没办法。

——

河北四府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秩序,粮种、农具、耕牛都从富庶的开封府调拨了过去,其中就有很多出自临颍县养牛场的优良品种。

文训下达了命令,免去河北四府两年的赋税,只要今年的春耕顺利,就能彻底消化新吞并的地区。两年后,仓廪充足的河北平原,将会为太尉大人带来源源不断的粮草兵源。

自从来到大周以后,凌晨跟个陀螺一样被抽着转,很久没有享受当下这种和后世极为相似的太平年月了。

大周的百姓们也有股恍若隔世的感觉,生离死别、背井离乡已经成了他们成长过程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直到今天大家才知道,原来日子也可以过的安安稳稳,亲人不用相隔两地,家人不用天各一方。黄昏饭熟时,一家人都围坐在自家小院里,吃着粗茶淡饭,聊着家长里短。

要是这个时候唐皇再次提兵犯境,很难想象他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民战争和汪洋大海。

汴京已经修筑好了皇帝行宫,并且配置了成套领导班子,从各地大族涌入的德高望重、才学兼备、背景雄厚之人填补了各个职位空缺,彻底替代被孙芝迁去晋阳的朝廷,开始行使职能。

当然了,皇宫里有很多内饰风格是按照文训的个人喜好装修的,周帝应该会喜欢。

吕齐印刷出来的成批书籍被下发给了各地官学,由于产量的提高,甚至可以传发到县级乃至镇级,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普遍共识下,读书识字的人越来越多,文盲率正在下降。

另外,文训给王臣鹤拨去钱粮银款,令他在即墨港打造楼船冲舟,派江淮军精锐将官前去,积极操练水军战法,开始为将来下江南做准备。

一年之计在于春,太尉大人深耕细作,天下布武,只等时机一到,便教金瓯无缺。

在整个中原如火如荼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凌晨也没闲着,临颍县百姓辛苦养出来的牛、猪都被开封府衙采购了去,官府给出的价格比市面上要高一点,因为负责采购项目的主官是张承。

临颍县的养殖户们腰包鼓了起来,冯延和张承也从中领到了春季补贴,作为中间商的凌晨,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有了钱之后,又该修自己的窝了。

原先的开封城被改为里城,城北单独修筑了皇城。在这样的基础上,又沿着外围扩大了一圈,修筑了外城和城墙。

城里的普通人家都被补偿性的迁移去了外城新修的坊街,现在居住在里城的,基本都是权贵官宦人家。

里城的杨柳巷专门住在职官员,和杨柳巷只有一街之隔的下马庄,住的基本都是公爵。

朝廷按照凌晨的爵位,给他在下马庄靠近金水河的河畔划了一块地,是按照四进宅院的面积划分的。

可以等工部建造好以后直接拎包入住,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修建,除了高度和规格有限制之外,随你怎么造。

河边的柳树悄悄发芽,河畔游人如织,水面上还有花船画舫缓缓漂流,隔着老远都能听到丝竹管弦的悠扬之声。

站在自家宅基地上,凌晨拿着一张图纸,向工部派来修建的人员提出自己的构想和要求,这是他亲自画的宅院结构,还问了青柠的想法。

“我是粗人,这什么茶室棋室的就不用修了,把中间的院子修得宽敞一些,前面的更房、倒座房可以修紧密,垂花门往后全修成大院,我要里面能跑马。”

工部派遣来的官员望着地图上的精细画工,感叹之余,又好奇的问道:“侯爷,您真的打算把鱼舍和风水池拆了,改成东西厢院吗?”

凌晨点着头说道:“嗯,这些东西没什么用,夏天除了养蚊子之外毫无实用价值,我没有那雅兴。”

“那……府内也不修戏楼吗?”

“我不爱听戏。”

“下官明白了,那就将四进改为三进,多出的地方都铺成院子。再栽种上一些桃李杏梨,后院也留出花园和菜园。”

“嗯,不错。马厩和柴房、车房都放在前院里,每间院子都留好茅房和下人居住的地方,客房就贴在垂花门两侧。”

“好。”

和专业的人交流起来就是轻松,工部的官员只看一眼图纸就大概明白了凌晨的要求。沟通好细节之后,对方大概估算了一下,修成大概需要八千两白银。

这还只是墙、院、屋、瓦、地砖的费用,就是个毛胚。

桌椅板凳和床单被褥、屏风瓷器、字画装饰、餐厨伙具、购买和聘请下人的费用通通都没有算在内。

朝廷今年发放给凌晨的工资就四千两,再掏空这些年的积蓄,也只是勉强能购置完家私。

凌侯爷深感任重道远,还得再想办法从哪薅点羊毛去。

好在大周没有物业费,也没有恶心人的公摊,多购买一些葬父赎身的死契奴婢,月俸支出就能省下来不少,日常只要提供伙食就行,再偶尔打赏两个钱,不得感激涕零的。

看着宽阔的宅基地,想象着修成后的模样,凌晨感慨万千。

上辈子父母累死累活贷款买个鸽子笼,还要天天和楼上吵架,让他们家少爷别在家里拍篮球。楼下也跟有病似的,老子穿着棉拖正常走路,又没踩着高跟鞋蹦迪,他非要在业主群嚷嚷,还买了个震楼器。

真该把他俩换成上下层,让他们魔法对轰去。

要不是为了就医上学方便,凌晨还是喜欢农村小院。种点树,养养花,晒晒太阳看看书,打打游戏吹吹风,多好呀~

还得努力工作,一部《聊斋志异》已经无法满足汴京百姓们的胃口了,该祭出《西游记》给大周百姓们展现出光怪陆离的神佛世界观了。

不过要注意细节,比如那句“凌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就得改改,大周的审核可不只是让你下架那么简单。要是让老文误会凌晨有异志,再亲密的关系也能瞬间势成水火。

正路要搞,偏门也要捞,《金瓶梅》这种文学瑰宝在大周绝对会是畅销榜、在读榜第一!这本书要是一经问世,怕是大字不识的糙汉子也会挑灯夜读,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认字,以求破解其中的知识奥秘。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就像凌晨,看英语课本就像看有字天书,几分钟就能昏昏欲睡。

但要是学习起“oh”、“yes”、“fuck ”来,我可就不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如意姑娘的苟且日常

冰河时代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奋发黄黑

重生后,我只想和富婆谈恋爱

王多鱼纵横万界

娘胎炼丹,我把娘亲培养成女帝

狂想逸客

综影视之横行甄嬛如懿

喜欢绣球松的小谷

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

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