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是乡愁的解药,也是生意
青山曾见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3章 是乡愁的解药,也是生意,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青山曾见我,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就是浙省人,故事很感人。
但是,后续呢?就弄点水蜜桃过来,还能做成什么大生意?
“故事讲的不错,可以说是现代版的千里送鹅毛,也能肩比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了。”
“但是呢?你之前说,你的超市要开遍全港。这么大费周章,能开几家店?”
简奥伟却有不同想法,Sandy是他徒弟,自然要帮忙说几句。
“李SIR,别着急嘛。”
“别说肯定有下文,就算只是水蜜桃。这种水果都能运来,再运其它的自然不难。”
林祖辉端起酒杯,敬了简奥伟一下。
“当然不止水蜜桃,现在我就可以运很多商品进来。”
“我开的生鲜超市,已经在油尖旺开了3家店。专营果蔬,每天能卖出10吨各种果蔬。”
“新鲜、方便、快捷、健康就是我们的招牌。”
周林淑仪是农业协会的,对这种果蔬售卖其实很有经验。
其实她答应李文斌见面,是想劝林祖辉知难而退,他要大规模引入对岸的商品。
对农业协会是个打击,对岸的商品便宜,都去买对岸的。
港岛农业怎么发展?新界的那些农民种的菜卖给谁?
“林生,你能引进这些商品很好,丰富了港岛市民的餐桌。”
“但你想过没有?你要是越做越大,都在你的超市买菜,你的商品全来自对岸。”
“港岛的农民怎么办?”
林祖辉早想到这个问题了,李文斌介绍她是农业协会的议员时,就猜到会问这个。
“周夫人,我的生意跟底层农民没什么竞争的。”
“决定做这个生意之前,其实我有时喜欢下厨做菜,因为做菜是种乐趣。”
“周末时,叫上三五好友。自己动手做顿大餐,大家一起喝点酒,聊聊天。”
“可是呢,慢慢我不再下厨了。”
“穿着我这身衣服,去市场买菜,难免被当成肥鱼宰客。”
“钱倒是无所谓,但被人当傻子的感觉不好受。”
“就算捏着鼻子,买了菜回去。”
“可是呢,也不会挑哪种比较新鲜。买到的菜,难免成色不好。”
“择菜、洗菜也很麻烦,后来渐渐就不再做菜了。”
“我做生鲜超市,就是为了类似我这种人准备的。”
“我的超市售价比菜市高不少,但我的菜都是经过清洗、包装的。撕开包装,直接倒锅里都行。”
“明码标价,不存在宰客的说法。”
“超市都有环境标准要求,绝对没有鱼腥、也没有臭水沟。”
“苍蝇,蚊虫就更是不会有了。”
“下了班,就跟逛服装店一样逛超市,买点想吃的菜。”
“没有指指点点,没有宰客,没有臭气熏天。拿回家也不用其他处理。”
“只是售价相比菜市高一点,你说你哪天要是,想下厨犒劳下尊夫。会不会光顾?”
周林淑仪点点头,她被说服了。
价格相比港岛农民没优势,只是在标准和服务上下功夫。
这对港岛菜农、果农影响不算大。
本来港岛果蔬就是进口占大头,本地种植的果蔬占比不高。
只要他不打价格战,基本没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