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各界议员、讲故事
青山曾见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2章 各界议员、讲故事,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青山曾见我,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就算有地区议员也没用,间选议员人数一直大于地区议员,港岛一直是各路精英的自留地。
大富豪直接参与政治,都不用找代理人,是本人就是政治人物。
不过这些跟他无关,他的企业进各路协会,做选民没问题。
他想从政就没太大机会,背景还是其次。
主要这些位置很多都是家族、师徒传承的,你拿什么去争?
“具体聊生意前,跟大家讲个故事。”
几人听他要讲故事,都没什么反应,今天受邀跟林祖辉见面,是看李文斌的面子。
林祖辉的背景,他们自然都清楚。
不管他想做什么,答不答应还得看他能拿出什么条件来,喜欢讲故事?
那就听听看。
“大概两年前,有天我闲着没事做,在茶餐厅看报纸打发时间。”
“茶餐厅的老板是个50岁左右的大哥,他也没事做,我们就闲聊打发时间。”
“聊了没几句,他从兜里拿出个橙给我吃。”
“我当时特奇怪,又不是小孩子,随身带个橙干嘛?”
“就问他,为什么随身带个橙?”
林祖辉见几人都被这个故事吸引,就继续往下说。
“大哥说,他没事做时,就是喜欢去水果摊逛逛。”
“老是逛,什么都不买也不好。就买两个橙,随手揣兜里。”
“那我就更好奇了,水果摊有什么好逛的?”
“不就那点东西吗?多大年纪了还贪嘴?”
“后来大哥说起他年轻时,我才明白他为什么逛水果摊。”
“大哥叫高秉涵,是浙省阳山人。”
“1948年,正是国共两党内战拉锯时,在内战中,无数的男儿被迫走上战场,无数家庭也因此被迫妻离子散,而乡村教师宋书玉一家,也是其中一员。”
“因为丈夫在战争中去世,为了保住儿子高秉涵的一条命,宋书玉最终决定,把他送到国民政府开在南京的流亡学校去求学。”
“高大哥清楚的记得,当时母亲宋玉书,把他抱在怀里,叮嘱他。”
“在外要听老师的话,一定要跟着学校走,如果学校解散了,你就跟着国军走,国军不回来,你千万不要回来……”
“当时年仅13岁的高秉涵,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懵懵懂懂地捧着母亲塞给他的一个水蜜桃上了车。”
“等到马车开动了,他甚至还沉浸在水蜜桃的美味当中,一口一口吃得正香,全然忘记了要和母亲说声再见,他更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永别。”
“1948年10月22日那天,跟着一群小伙伴们,高秉涵来到了南京,成了一名“学生兵”。”
“哪知,当时的南京城也并不太平,老师没心思上课,学生没心思学习,到处人心惶惶,人人都只想想办法活下去就好。”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活命,年少的高秉涵和同伴们开始跟着溃败的国军一路往南逃,并最终在6个月以后跟着溃兵一路上了港岛的船。”
“人到了港岛,无非就是艰难求存。”
“当年港岛治安混乱,一个14岁的毛孩子,只能到处打杂赚个糊口钱。”
“时不时还得被勒索,什么回家、乡愁都没空去想,填饱肚子再说。”
“春去秋来,一晃都30多年了。”
“他成家立业,有了孩子。还开了间茶餐厅,也算衣食无忧。”
“但他到港岛没几年,就有后来到港岛的同乡说,他母亲已经去世了。”
“他再也没机会跟母亲道别了。那次因为贪吃,错过了唯一的机会,也成了他心里的伤疤。”
“他从此就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吃水蜜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