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约瑟夫主义
七年之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4章 约瑟夫主义,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七年之期,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约瑟夫主义
约瑟夫主义</p>
书归正传,在容克地主们的集体抗议和强大的压力下,这位农场主很快就被免了职,从此没有被起复。而王国陷入的困局,也被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因素,而不是其它。</p>
要是远在维也纳的弗兰茨此时看到那份调查报告后,一定会大呼冤枉!天地良心,他绝无把普鲁士当成原料产地的打算。</p>
一来这会浪费大好的土地和人才,二来李比希的论文已经在全欧发表,届时欧洲大陆很快就会迎来一场农业革命。</p>
除非自己失智,否则在这个时候通过大量收购普鲁士农产品的手段去试图改变它的生产结构等于是在做无用功,对现阶段和未来战略的布局计划没有帮助。</p>
至于对甜菜和饲料的需求暴增完全是因为奥地利的经济发展呈良性发展趋势,人民收入增加,他们手里握有的钱比以前多了一些,所以自然会对更高和更好的生活水准有所追求,比如温饱(糖和肉)。</p>
当然有一点还是被那些容克地主们说中了,就是匈牙利与奥地利的隔阂有日益加深的迹象;尤其是不久前打着以移民拯救灾民的旗号,贩奴这件搞得沸沸扬扬的一场闹剧,更不用说还牵扯到了绑架皇室大公.</p>
以上种种,让内莱塔尼亚的商人们开始厌恶马扎尔人的嘴脸,外加日渐完善的铁路交通和与外来塔尼亚匈之间的关税,此消彼长之下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p>
而奥地利商人们的加入,正好符合了容克贵族们减产粮食和改种其他作物增收的需求。随后两者一拍即合,就导致了甜菜和饲料成成为了普鲁士人手里的一把利刃。</p>
此时位于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还是被一排排小作坊和简易的棚屋所包围,但要不了多少年之后,这里将会成为德意志工业的心脏—鲁尔区。</p>
此时谁也想不到这里日后会成为普鲁士一统德意志所仰仗的资本和。另外各位书友不要怕,这些字都是后加的,并不会收费。)</p>
后果不用说,就是他把能得罪的人全得罪光了。</p>
但在奥地利这样一个再奇葩不过的国度里,即便是如此急功近利的君主周围依然存在着大批支持者。其国内的政局反而是改革派占优势,他们也就是最早的约瑟夫派。</p>
可历史充满了偶然性,没过几年奥地利帝国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俄土战争,正在两奥激战之时,老对手普鲁士借机宣布和苏丹结成同盟,而马扎尔人的叛军也趁机起义。</p>
面对风雨飘摇的糜烂局势,约瑟夫二世只得选择了妥协,最后在绝望和孤立中死去。</p>
他的墓志铭上这样写道:</p>
“埋葬于此者,虽极尽善意,但终一事无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