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6章 带不动,真的带不动,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龙战将,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带不动,真的带不动
日军以血祭了一个中佐情报官为代价,加快了筹备浙江作战的速度。</p>
日军的动作越来越快,京沪区获取的各种有关的情报也就越来越多,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汇聚,张安平反倒是越来越安定。</p>
历史上浙赣会战输得一塌糊涂没错,但这不意味着这个时空也会输!</p>
现在战前日军频繁的动作都被自己截获——这等于是己方开着全图在打仗,不至于像原时空那样,连的将八十七、八十九这两个番号给予了新建的两个师——要不是新编36师的番号已经给出去了,估计也就没有新八十九师,而是新36师。</p>
可惜此时的新八十八师已经赶赴了云南,但因为没有赶上远征军的出征,便作为预备队留守在了国内。</p>
否则三个师完全可以组建一个独立的军级单位。</p>
由于新编的八十七、八十九两个师才完成组建,还没有配属到军级单位,计生委员会便将这两个师配属给正在重新组建的镇的阵地,兵锋直指嵊县、新昌;</p>
河野旅团则于绍兴出动,兵锋直指诸暨;</p>
15师团则从萧山出动,渡过浦阳江后直插浦江;</p>
另有16师团、33师团,兵出富阳,向桐庐进攻。</p>
此前第三战区寄希望于在金华、兰溪跟日军决战,以此挫败日军摧毁浙江、江西机场的意愿,但侍从室却否定了这个决意,认为在金兰决战的话,日军此时兵锋正盛,不利于我方。</p>
而侍从室认为在衢州附近决战合适。</p>
因为这个方略,第三战区应对日军的准备是:</p>
以安华(诸暨以西、靠近浦江和义乌。)至长乐线为第一阵地、以兰溪金华为第二阵地,经这两个阵地消耗了敌军后,在衢州进行决战。</p>
第九战区负责西线作战,确保三战区不会受到南昌方向的日军攻击。</p>
面对日军发起的进攻,三战区依照预设的决战思路,先在第一阵地分头阻击,消耗敌人的力量、迟滞敌军行军速度,为接下来的衢州决战做准备。</p>
这样的思路也说不上问题——战略方面很多时候其实是不会出错的,但战术的执行上累积的错误,却最终会影响到战略方面。</p>
浙赣会战便是这样的例子。</p>
三战区希望第一阵地能消耗敌人的力量,可现实却是:</p>
第一阵地线上,多支部队均是一触即溃!</p>
不仅没有达到阻击敌人的目的,还损兵折将、丢失了大量的物资。</p>
日军基本是15号才开始行动的——但并不是直接交战,期间是要进行行军的。</p>
可是,17号诸暨就沦陷了。</p>
而这也只是开始。</p>
19号,桐庐沦陷;</p>
20号,东阳沦陷;</p>
21号,义乌、永康沦陷;</p>
22号,建德沦陷;</p>
23号;汤溪沦陷!</p>
这个沦陷时间表,可以看出来一件事,靠第一阵地线阻击、迟滞、消耗敌人的设想就是一个天大的玩笑!</p>
面对着一城接一城的快速沦陷,战区司令部那边什么反应不知道,但张安平就一个想法:</p>
小鬼子行军的速度,都赶得上彼时起义军在浙东纵横的速度了!</p>
可第一阵地线,明明是国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构建用来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呢?</p>
一触即溃!</p>
日剧只需要走路、走路、再走路,到达一地就能占据一地。</p>
此时的国军只能寄希望于在金华、兰溪这预设的第二阵地来阻击敌军了!</p>
因为前线败得太快太快了,根本就没有给衢州决战做好准备!</p>
三战区命令死守兰溪、金华,并决意在金华方向采取内外线夹击的方式来粉碎敌人对金华的合围。</p>
可是,外线的部队大多数是从第一阵线退回来的,早就被日军的兵锋吓破胆了,根本没有跟守城的63师、86师配合,甚至日军完全就可以当他们不存在。</p>
金华守城的两个师最终的结果是独力面对日军的进攻,尽管在防御作战中他们依靠工事坚守了数日,可最终却不得不因为阵地的大量被毁而放弃阵地,向北山突围。</p>
金华保卫战中,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战中,15师团的师团长酒井直次踩雷身亡——消息是张安平送来的,三战区司令部因此狂欢不止,可酒井的身亡并未改变金华的结局。</p>
28日,兰溪、金华同时沦陷!</p>
这一阶段的进攻中,诸暨、桐庐两条战线完全就是纸糊的、泥捏的,一触即溃,尽管浦江一直在坚守,但并未影响到大局!</p>
嵊县、新昌方向,日军的进攻则不顺畅,哪怕是兰溪、金华沦陷了,哪怕是西路的东阳义乌沦陷,这两地却始终掌握在国军手上,再加上这条防线的国军往后可以退往天台,算是给三战区挣了一丁点面子。</p>
可惜面子挣得再多也没用,因为随着兰溪和金华的沦陷,日军的兵锋已经指向了预设的决战战场衢州。</p>
亲赴衢州战场指挥的三战区长官在会议上坚定的称:</p>
衢州绝不可以丢失!</p>
衢州,三战区准备了足足二十万大军,其中一个军被安排在城内防守,其余部队在外线呈弧形态势——外线保持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意欲通过内外夹击,在决战中取得绝对性的胜利!</p>
5月31日,军统南昌方面传来急电。</p>
经过数日之准备,南昌之敌出动两个师团外加两个支队,还有数千伪军协助,拢共约四万余人,于当日强渡抚河,向赣东进军。</p>
一旦南昌之敌占据了赣东,那么三战区的后路就被抄了!</p>
尽管第九战区会负责截击南昌之地,确保三战区后路不会被抄,但三战区顾长官还是感受到了威胁——他认为必须尽快与日军决战,确保争取战略上的主动。</p>
于是衢州及周边的驻军展开了调动,带着一雪前耻的决心,决意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击溃日军,扭转战局。</p>
决战即将到来,张安平自然也不会闲着,将手头所有的力量都派了出去,负责战场情报搜集、战场各地的情报搜集,他拍着胸口表示:</p>
军统的情报绝对会时时,请各位前辈不要在情报方面有任何顾虑,如果因为情报而导致哪一部部队出了问题,他张世豪绝对负责到底!</p>
此时的日本人也从国军的调动中感受到了国军意欲决战的心思,这也符合他们的心意。</p>
毕竟三战区在衢州部下的内外阵地,想要硬啃,他们在主力尚未集结之际是很难啃下来的,相反,国军主动出击意欲决战,那他们就能避免强攻造成的巨大的损失。</p>
但日本人也不会让国军顺顺利利的达到主攻的目的,他们调派军队,做好了以攻代守、打乱国军节奏的准备。</p>
距离6月4日早上决战16个小时,三战区司令部向各部下发了决战准备之命令,次日早上八点,各部按照命令进攻!</p>
张安平作为情报官,将自己的小指挥部设在了第一线,为接下来的决战做好准备——一旦决战打赢,国军便能趁机收复失地,而且不少国军在之前的战斗中被迫都撤入了山区,一旦日军开始仓皇而逃,这些军队能起到迟滞敌军行动的目的。</p>
再加上依然坚挺的浦江,很可能对日寇来一波关门打狗。</p>
但……</p>
但如果顺利展开决战,那就没有运输大队长这个戏谑的绰号了!</p>
6月3日下午五点,经过数日慎重思考的侍从长做出了一个决定:</p>
今衢之得失,已不关今日之战局成败矣!</p>
此时的缅甸遭遇了重大的失败,日军已经从缅甸向云南进军了,云南的局势比浙江更危险——如果决战失利,那就麻烦大了。</p>
所以,他下令停止即将到来的决战计划。</p>
命令传来,整个三战区一片哗然。</p>
现在到了临门一脚之际,现在裤子都脱了,就剩往前这一步了,结果要放弃决战计划?</p>
三战区立刻致电侍从室,请求继续进行决战计划——此时各部已经就位,如果放弃决战计划转而向浙赣路两侧的山地撤离,那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p>
但回应三战区的却是一封密电,在密电中,侍从长命令:</p>
第三战区应避免在衢州附近与敌决战!</p>
面对这措辞严厉的密电,第三战区只有两个应对方式:</p>
要么兵变,要么服从。</p>
拒绝就是兵变,三战区自然不可能,只能选择服从。</p>
6月4日,凌晨3点,一直未睡的张安平还在整理着各处的情报——他手上的数支精锐力量,携带军统发报员渗透进入敌占区,监控着敌军的动态,他要给三战区的将军们提供准确无误的情报支持,自然不敢大意。</p>
参谋突然急匆匆闯进来汇报:“区座,战区司令部急电!”</p>
“给我!”</p>
张安平一惊,以为是情报方面出了疏漏,一把夺过电文快速看了起来。</p>
然后,他整个人都懵了。</p>
放弃决战?</p>
撤离?</p>
张安平好悬吐血,衢州附近十几万大军全部就位,衢州城内一个军的力量也做好了在几个小时后发动反攻的准备,这个关键节点上,彻底?</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