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拌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 内阁改革,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凉拌日月,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本朝自军机处掌枢要,内阁安守例政已是正途,何需重提‘票拟权重’?”
“张首辅别忘了——”兵部尚书傅鼐重重拍下笏板,玳瑁笏头撞在丹陛上发出脆响。
“圣祖朝明珠、索额图皆以内阁为根基结党营私,若再抬升内阁,恐复蹈‘明季东林、浙党’之争!”
傅鼐的话如火星溅入火药桶,文华殿大学士徐本立刻挥舞象牙笏板跟进。
“万历朝张居正以首辅之职代帝摄政,终致 大权旁落,皇权式微!我朝祖制重军机处而轻内阁,正是防此弊端!”
吏部侍郎赵杰则叩击笏板,援引雍正朝“内阁锁院”旧例:“世宗爷设‘亲军督查房’监察阁臣,正为杜绝结党之患,皇上不可不察!”
殿内言官群起响应,笏板撞击声与铜鹤香炉的轻烟共舞,恍若掀起一场文臣间的“金戈铁马”。
弘历抬手止息纷争,目光落在庄亲王允禄身上:“庄亲王曾游历西洋,见多识广,且以‘他山之石’论道。”
允禄上前时,朝靴发出清亮回响:“臣在英吉利访问期间,见其朝会分上下两院,政事由议员辩论而决,虽无内阁之名,却有分权之实,小事由议员票决,大事呈君主定夺。
今我朝版图日扩、塞北茶马、南洋互市,每日折片堆积盈尺,若事事待皇上朱批,恐延误农时、滞塞商路。”
庄亲王指向殿外延伸的水泥路。
“臣以为内阁非揽权之器,当为皇上分忧之具——譬如这水泥路,需得千万粒沙砾聚而成势,方能任车碾马踏。”
弘历微微点头,目光扫过阶下神色各异的群臣,沉声道:“沙砾聚而成路,内阁聚而成政。庄亲王此言,正合朕意。”
随着弘历一锤定音,殿内反对声浪骤然消弭。
“着内阁掌票拟之权,吏、礼、户、工、兵五部及都察院、理藩院主官入阁,统摄政事票拟。
刑部独立而设,大清中央银行自户部剥离,专司钱法。”
弘历顿了顿,龙袍袖口拂过御案:“至于军务,仍由军机处统管。”
“皇上圣明!”张廷玉率先高呼,朝珠撞击声中带头跪地。
阶下群臣紧随其后,山呼声震得檐角铁马叮咚作响。
弘历目光扫过群臣,一一念出名字:“第一任内阁首辅由张廷玉担任,户部尚书苏琦、礼部尚书杨名时、兵部尚书傅鼐、吏部尚书陈大受、工部尚书周明远、都察院左都御史孙嘉淦、理藩院尚书来保,均入阁协理政务。”
话音未落,傅鼐身形骤震——方才他还在激烈弹劾内阁权重,此刻圣谕中入阁名单竟赫然有自己之名。
殿下群臣再次山呼“皇上圣明”,声浪撞得鎏金殿柱嗡嗡作响。
弘历恍若未见阶下诸臣心思翻涌,目光径自转向庄亲王允禄,指尖轻叩御案。
“至于英吉利两院之制,朕甚感兴趣。”
“着你率翰林苑学士、以及在京大学学子,将其政制源流、议事规程整理成册,详陈可鉴之处。”
允禄俯身叩首:“臣遵旨,必当穷尽西洋典籍,细究利弊,供皇上参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