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言姓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5章 无奈的结局,周言重生1958,周言姓周,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68 年 5 月,《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文件下达后,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钢铁厂里激起层层波澜。
厂里在宣传部的发起下,迅速成立了一个检查组,成员们佩戴着红袖章,四处巡视检查,所到之处,人人自危。这些检查组成员行事激进,仿佛被一种狂热的情绪支配,只要有人曾在不经意间得罪过他们,或是仅仅因为看不顺眼,便随意给人安上莫须有的罪名。
在这样的高压氛围下,工人们和部分干部噤若寒蝉,话都不敢多说一句,生怕稍有不慎就被卷入这场风暴之中。日常的生产工作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原本热火朝天的钢厂,如今弥漫着压抑与恐惧的气息。
周言看着这一切,感到无力。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改变不了大的趋势,但她仍下定决心,要竭尽全力保住身边的人不被无端迫害。
有一天,周言的同事,一位技术精湛的老技术工李师傅,因为在一次工作安排上与检查组成员发生过争执,便被检查组盯上了。他们罗列了一些子虚乌有的罪名,准备将李师傅定性为“反动分子”进行批斗。
周言得知此事后,立刻找到检查组的负责人。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说道:“同志,李师傅在咱们钢厂工作多年,一直兢兢业业,为厂里的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为人直爽,可能之前在沟通上有些不当之处,但绝不可能是反动分子啊。你们再仔细调查调查,可别冤枉了好人。”
检查组负责人却一脸不屑地说:“哼,周言,你少在这儿替他求情。我们调查得清清楚楚,他就是对厂里的工作安排心怀不满,这就是反动的表现。”
周言据理力争:“工作上有不同意见很正常,大家都是为了把厂子办好。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给他扣这么大的帽子啊。而且,咱们得讲证据,不能仅凭个人的看法就定人罪名。”
然而,检查组负责人根本听不进去,坚持要对李师傅进行批斗。周言无奈之下,只能去找厂里其他有威望的老领导,希望他们能出面说句话。
在周言的四处奔走和多位领导的共同努力下,检查组终于暂时放下了对李师傅的批斗,但仍对他保持“密切关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