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两百万贯
90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0章 两百万贯,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90后,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得不说,李世民被李承乾给问住了。
确实走完整个丝绸之路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来回就是四五年的时间。如果按照李承乾的设想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能够将路程缩减至一年,那么来回也就两年时间。
对贸易来说,肯定是有优势的。
李承乾看李世民不说话,紧接着说道:“父皇,儿臣在广州府和潮州特区已经开始建造大型的码头,一旦建成,光这两个码头,一日吞吐的货物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大唐会迎来更繁荣的景象。”
海上贸易是一个重大的收益方式,放弃了海上贸易,相当于放弃了外贸上的话语权。
另外海军。
拥有强大的海军,进可攻退可守,能够掌握大海之上的话语权。
哪怕一千多年后,还在论大海的掌控权。
更何况是大唐如今这个没有海洋霸主的世家,那么大唐就一定要成为这个海洋霸主。
李世民蹙眉,想到了什么,看向了旋梯下的一层,可并看不见什么。
“这船能够行驶的如此之快?”
马车的速度已经是不慢了,而这船竟然能够比马车还要快一倍?
闻言李承乾先是愣了一下,没想到李世民的脑回路竟然如此清奇,开始想着船的航行速度了。
抿抿唇,李承乾带着众人重新回到了甲板上,指着已经收起来的帆道:“此乃船帆,当船帆升起之时,无需人力,也可让船行驶在大海之上。”
“无需人力?”李世民傻眼了,不敢置信的看向高高直直的船杆。
就连李渊和长孙皇后也是仰头看向船杆的顶端,并没有发现什么奇特之处。
更加别说那些皇子了。
这个时候李恪忽然出声问道:“阿兄,是风吗?”
“没错。”李承乾给了李恪一个赞赏的眼神。
没想到只是微微提醒,李恪便想到了关键。
李世民回过头问道:“恪儿,你说什么?”
被询问的李恪缩了缩脑袋,不过在李承乾鼓励的眼神中,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回禀父皇,阿兄刚才说此船帆可无需人力也可行驶在大海之上,可这船帆却只是一根杆子,儿臣便想到了海风。”
“海面上的风要比我们内陆上的风大许多,只要一块巨大的布升起,那么迎着风,便能够驱使船只前进。风越大,速度便越快,这一点还是儿臣从军旗上得到了启发。”
军旗?
所有人都看向了正在摇曳的军旗。
李承乾挑了挑眉,没想到李恪的脑子如此好用,仅仅提点一句,然后看着军旗和收起来的船帆便能想到这一点。
不愧是李世民都要夸赞的儿子。
同时也是庆幸,自己的对手是李泰而不是李恪,李恪是隋炀帝的外孙,带着杨家血脉,永远无缘皇位。
不然他还真不是李恪的对手。
玩权谋,他李承乾未必是李恪的对手。
有今日的成功,完全是太子的身份。可这个太子的身份可以对任何人都下杀手,唯独自己的兄弟不行,毕竟上面还有一个李世民在。
所以说权谋之计并非李承乾擅长的,只是带着一点上帝视角罢了。
李世民立马来了兴趣,跃跃欲试道:“来人,将船帆升起来给朕看看。”
“喏。”身后的张阿难连忙领命。
然后命人缓缓升起船帆,可船只却丝毫不动。
看的李承乾那叫一个大无语。
李世民特意跑到了船沿旁去看,发现船身丝毫未动,蹙了蹙眉:“为何这船未动分毫?”
听见这话的人也是纷纷跑到了船沿边去看。
确实未动丝毫。
长孙皇后抿唇偷笑,偷偷走到李承乾身边道:“承乾去,跟你父皇解释解释。”
“不去,真笨。”李承乾不屑的冷哼了一声。
好在声音小,不然的话恐怕一顿抽是少不了的。
长孙皇后面色瞬间严肃:“不许无礼。”
看李承乾依旧是一副看傻子一般的表情,她也只能劝慰道:“承乾,你不在长安的时候,你父皇还是很牵挂你的。你看看,最近你干的那些事,要是没有你父皇支持,你能干下去吗?朝堂之上都闹翻天了,你父皇都给你压下来了。”
李承乾有些诧异的看向了长孙皇后,后者肯定的颔首点头。
确实,没有李世民这个皇帝的支持,在大唐想要干什么大事,非常的困难。
何况自己还是太子。
又是招募海军,又是练兵,还造战船,搞大炮的。放在其他朝代,哪怕是明朝那些个父子,恐怕皇帝老儿都要猜忌一番。
太子谋反也不是没有先例。
而且他搞的这些东西,朝堂那些死对头肯定找机会各种告状,不搞死他这个太子,那些个权贵世家恐怕不会罢休。
叹息一声,李承乾只能出声道:“父皇,如今长安城风平浪静,无风,这船自然是无法行驶。”
闻言,李世民有些尴尬的回头,嘴角抽了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