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药材事业
小帅不叫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药材事业,穿越60年代:开局被人贩子绑了,小帅不叫帅,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三年他还在王府井开了一家三十多平米的小药店,药王店。
他装修时在门口挂了块 “支援边疆药材专柜” 的牌子,店里专门设置了一个专柜,用来展示来自新疆的肉苁蓉、西藏的红景天,标价是进价的五倍,但注明 “部分利润捐赠边疆建设”。
柜台里玻璃罐分装的野山参用红绒布衬着,标签上印着 “中国中医研究院监制”,这其实是他每月请研究员来指导一次换的冠名。
凭借着“政治正确”,他去年在圣诞节前,接到了北京饭店一次订了 2000 盒鹿茸片的订单,结账时用的是外汇券,这又让他大赚一笔。
这些都让这个三十多平的药材店在四九城的高端市场打响了名号,订单多的让李心愁的头发一大把一大把的掉。
好在没多久就到了春节,李小虎利用寒假期间,两人一起东奔西走,总算是完成了订单。
李小虎在药材丰收后,便着手布局全国药材种植,同时也让李心在四九城成立一个药材加工厂,借助着赵老四的关系,从港岛偷渡过来一台药材电动筛选机。
设备到位后,李小虎在加工厂墙上挂着手写的《药材分级标准》:黄芪按直径分三等,一等品必须 “皮淡黄、质坚实、菊花心明显”;黄连要 “过桥短、毛须少、断面红”等等,还要求最后一道人工筛选,工人要拿放大镜筛选杂质。
有着药王店的金字招牌,加工厂的药材简直供不应求,他的高标准也迎来了高回报,同仁堂等众多老牌药店受邀参观了李小虎的加工厂后,不到半年都成为了忠实客户。
这让汉方源医药公司第一次走进四九城医药界的视野里,很多人都在多打听这家公司的背景。
同时,李小虎与杜主任、王大力、刘胖子、王聚阳合伙的批发生意,也越做越大,已经不局限于四九城。
在李小虎的建议下,有了钱的众人也开始自己收购源头工厂,特别是服装厂,在李小虎的建议下,专门抄袭国外品牌,商品远销国外,在东南亚等地简直供不应求。
赚来的外汇都通过王大力、刘胖子、王聚阳三人之手上交,这也是他们这些年顺风顺水的根源。
而跟他们这些年竞争最激烈的就要数徐翔、徐墨两兄弟,但今年下半年他们的日子不太好过,因为他们从事的手表业务,随着技术的突破,电子表从高端行列跌下神坛,以前上千元的手表现在只值几十块。
他们俩消息堵塞,被人忽悠的收购了大量的电子表库存,如今全部砸在手里。
刘胖子还借了他们兄弟俩五十万,如今也打了水漂,现在每天都在骂这兄弟俩,连带着李小虎等人都烦透了这两兄弟,毕竟要不是这俩,他们也不用听刘胖子一直这么念叨。
李小虎现在最怕回家,因为他今年29岁了,爷奶现在最惦记的就是他结婚生子,但是他只想随缘,不想找个陌生人草草结婚。
这些年身边人都在给他介绍,但奈何两世为人的李小虎,与这些姑娘总是聊不到一块去,这让爷奶操碎了心。
连远在呼玛县的大伯等人也隔三差五的打电话来催婚,他现在没事都住在协和学院的宿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