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你出去可不许学坏
季宇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6章 你出去可不许学坏,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季宇宁,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包船王这样的前辈做楷模,他对于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他一定能经得住考验。
之所以提到这位明州的老前辈,是因为今年季宇宁一直在关注包船王,关注香江的九龙仓。
7月4日,周五。
这天上午,季宇宁收到了海宁叔从香江寄来的信,信中的主要内容,就是6月底在香江九龙仓收购战中的股市收获情况。
从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海宁叔就在季宇宁的授权之下,在香江的股市上不断的吸收九龙仓的股票。
海宁叔在股市上的收购行为,不再是暗中吸纳,而是公开的收购。
因为从1978年底开始,置地拥有九龙仓的股份已经上升到20%,和包船王在九龙仓拥有的股份基本持平,包船王自9月份从那位李首富手中获得了18%的股份,又在股市上进行了吸纳,两方都在争夺着九龙仓的控制权。
这个时候九龙仓的股票,已经超出了它的实际价值,也就是每股50港币左右。但季宇宁还是要求海宁叔继续吸纳,他知道九龙仓的两个大股东,必将会有最后的一次收购战。
到1980年4月份,包船王的隆丰国际已经拥有九龙仓的股份达到了30%。这个时候海宁叔在股市上吸纳股票已经吸纳不动了。
最终海宁叔仅仅在股市上吸纳了20万股九龙仓的股票。花费了超过1,000万港币。
香江人谁都不傻,非常精明。都知道这两大股东之间必有一战,所以在股市上购买九龙仓股票很困难。
到6月下旬,置地和包船王两个最大的九龙仓股东,终于展开了收购和反收购之战。
首先挑起收购的是置地公司。
随即包船王展开了反收购。
他的收购目标是持有九龙仓的股份达到49%。
他以每股105港币的价格收购2,000万股九龙仓股票。
6月23日,6月24日两天,包船王就完成了收购。
包船王直接向其此次并购的财务顾问获多利公司开出了22亿港币的支票,21亿是收购款,1亿港币是获多利的佣金。
季宇宁也从这21亿港币的收购款中,拿到了两千多万。
在这次九龙仓股票的收购战中,他净挣了1000多万港币。
当然这点儿收益,对于他来讲是小钱,但是小钱也是钱啊。
这次九龙仓收购战结束后,从明面上看,英资置地公司直接获利7亿多港币,而包船王手上的股票在6月25日周三的当天就缩水了6个多亿港币,股价从收购价105元港币降到了74.5元,再加上每年要支付的借款利息高达2亿多港币。
香江很多人认为包船王是惨胜,但实际上这个代价是非常值得的,因为海港城一带的地契是罕有的999年。这么长的土地批期,这都是上个世纪才有的。香江的土地批期,自1898年以后都是75年,然后可以续期75年。
季宇宁记得前世在新世纪,包家的海港城的物业,一年的租金收入是100亿港币。那时候国内最好的商业物业,一年租金也不会超过1亿元
而最关键的是,这样的租金收入水平,包家二女婿的子子孙孙还可以再接着收将近900年。
季宇宁想想,也只有满脸艳羡的份儿了。他穿越的有点儿晚了,没赶上。
7月25日,周五。
当天出版发行的《收获》杂志,在头条刊登了季宇宁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
这篇不到6000字的短篇小说,结构极其巧妙,一经刊登,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人们关注这篇小说,还因为季宇宁少有的在这篇小说中体现的荒诞手法。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都知道了,季宇宁也即将远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