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8章 来自南海的变化,重生北宋的那些年,向青春,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韩世忠在此地剿灭匪患,必然会耗费大量时间。毕竟这些小部落与大部落不同,大部落可以一举剿灭,而这些小部落则常常是摁倒葫芦瓢又起,难以彻底清除。尤其是那些拥有船只的部落成员,一见到宋军到来,便会如惊弓之鸟般逃往更为荒凉的海岛,以隐藏自己的身份。
要想将这里的所有匪患都查抄清楚,韩世忠和杨再兴在此地整整治理了数月之久。尽管他们不敢断言已经将匪患全部肃清,但至少这里已经变得相当太平,不再有匪患肆虐。
待所有事情都处理妥当之后,韩世忠和杨再兴将水军全部集结于岭南南部的大型基地。这个基地其实是多年前大宋在此处建立的水师营寨,规模颇为宏大。
然而,就在两位主帅刚刚停歇下来之际,便收到了外面探马的紧急回报。原来,就在他们剿灭这些水患之时,吕宋岛南部的那些宋军竟然已经开始迅速向南海迁徙。如今,那个以盛产黄金而闻名的岛屿上,所剩的人马已经寥寥无几。
不用想也知道,这必然是因为自己在此地治理海边的那些匪徒时,一直隐匿于海岛上的赵恒得知了这里的消息。他担心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便果断地将他的军队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实际上,对于这种事情,韩世忠和杨再兴并未太过在意。自从他们得知赵恒在海岛上集结重兵之后,就已经预见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赵旭也向二人详细解释道,赵恒未必会将所有的军队都集中在一处。毕竟这些年来,他在海外究竟建立了多少个基地,至今为止,我们都还没有完全调查清楚。
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赵恒在海外囤积的军队数量肯定相当可观。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赵恒似乎并没有主动发起反攻的意图。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不妨就按照赵旭和赵榛的发展计划,先集中精力开发南海这片区域。
在很久以前,大宋就已经开始积极拓展海外贸易。尤其是岭南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经常与来自海外的商人进行商品交换,南海也因此成为了海上运输的关键区域。
自从赵旭开始大力推动这片区域的发展后,更是投入了巨额资金用于开发这片海域。尽管这些年来,南海的沿海地区时常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危险,但往来穿梭的船只数量却并未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大宋天子赵恒也曾颁布诏令,鼓励全国百姓前往海外谋求发展。随着一些人在海外发现了各种珍贵资源,并迅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一举动彻底激发了人们对南海地区的热情,带动了这片广阔区域的蓬勃发展。
如今,韩世忠和杨再兴的目标并非仅仅是打通这片海域的水路,而是借助水师的力量,全面推动南海周边的海岛以及沿岸地区的发展与建设。
自从赵旭下定决心要继续扩张大宋的版图,将其扩展到一定范围之后,他的目光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南海以及南海周边的所有岛屿。
这不仅是因为南海距离大宋疆土相对较近,更是因为这片广袤的海域和众多的岛屿所占据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这些岛屿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铜、铁等,还有各种珍贵的植物资源,其经济价值不可估量。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大宋的经济实力必将得到极大提升,甚至有可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事实上,多年前赵旭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曾经派遣自己的商队远赴东南亚,专门开发各种橡胶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大宋的橡胶产业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各种工业使用的橡胶制品基本上都源自于此。
而现在,既然赵旭有了重生一次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他决心要将整个东南亚,甚至最好是将大洋洲全部纳入大宋的版图之中。
只要大宋能够拥有这些区域的丰富资源,赵旭相信,大宋必将永远繁荣昌盛、风光无限。
这一次,韩世忠接到的命令是一项艰巨而意义深远的任务——要从岭南区域开辟出一条宽阔的大道,这条大道将如一条巨龙般向南延伸,最终将整个东南亚半岛完全连接起来。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岭南地区多年来发展滞后,其中一个关键原因便是交通极为不便。即使在当今的岭南,其发展也主要依赖于海外贸易和水运码头,而远离水源的内陆地区依然贫困落后。
同样,在南部的东南亚半岛,其中心地带多为陡峭的山林,这给各种农业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韩世忠的首要目标便是沿着东南亚半岛的周边海域,建立起一系列连绵不绝的基地。
尽管陆地上的开发进程可能相对缓慢,但如今的大宋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技术。有了这些先进的船只,就可以通过水上贸易将各个区域紧密地串联起来,实现资源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