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挣军功去了
牛奶撞青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挣军功去了,饥荒!前夫一家饿肚肠,我有系统黄金万两,牛奶撞青柠,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此次的任务,是去北边讨伐一伙儿在山上盘踞已久的盗匪,这伙贼人年前被官府围剿过一次,死伤惨重,剩下的逃往山上休养生息,原以为不会这么快出山,许是两场天灾,他们山上的日子也不好过,已经连着枪杀两个村庄,死伤人数过百。
官府发布告示,但凡能顺利绞杀贼首的,官升一级,赏银二十两。
奖励丰厚,即便有生命危险,还是吸引了不少人报名。
程诺望着眼前高大的男人,皮肤黝黑,身材遒劲有力,不是下地干活的料,天生应该为沙场而战。
可他是她的亲人,不求亲人大富大贵,只求平安顺遂。
“哥,你会功夫吗?去杀敌跟抗洪不一样,需要弓马娴熟。”程诺不记得程二顺会武。
程二顺龇牙一笑,进屋后很快又出来,手里拿着两张弓。
程诺接过程二顺递过来的弓箭,纯木锻造,很是精细,看上去一点不比店里卖的差。
“你自己做的?”
程二顺点头又摇头:“别人给的图纸,我照着做出来的。”
“还有一个给谁?”程诺问。
“是我的。”
身后传来一道温润的男声。
十七走上前,将弓箭从程诺手中接过来,“我跟二顺兄弟一起去。”
程诺眼睛微张:“你也从军了?”
程二顺替十七答道:“没有没有,他没有户籍,官府不能入册,只能当编外人员,我给做了保,官府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查得不严,很顺利就通过了,只是奖赏没有正式入伍的人多,没有功勋,奖励也得减半,好在会有点额外补贴。”
十七的功夫程诺虽没见过,但能在战场上创出名堂的,肯定差不了,有他在程二顺身边,她能放心不少。
程诺:“你们等一下。”
说着,她进了屋,再出来时,手上拿着不少东西:“这两瓶药是金师傅给的,说是上好的金疮药,还有这个包你们拿着,里头有些急救用品,带在身上以防万一。”
金师傅就是程诺前些日子救下的老头,如今正跟何大夫住在一处。
据说何大夫强烈要求对方留下,并缠着对方每日问东问西,钻研医术。
程二顺托着黑色包,找半天没发现怎么打开。
程诺从左向右拉开拉链,露出里头的物品。
程二顺还在吃惊“撕拉”一声顺滑的开包动作,十七已经被包里的东西吸引。
程诺一一解释东西的用途:“这是弹性绷带用来固定包扎伤口,这是止血粉,若遇上较大伤口可以用来止血,功能和金疮药类似,剩下的是剪刀、镊子,哦,还有,这些药丸的作用我一一表明了,用的时候注意些不能过量使用。”
十七望着巴掌大盒子里装着的五颜六色的药丸,用一种不知什么材质的东西密封着,背面是刚写上去的字。
程二顺早习惯小妹时不时拿出些没见过的东西,比如药丸,外人见了或许会新奇,程家人早见怪不怪。
十七入乡随俗,也没多问,将包裹塞进行囊中,跟程二顺一起去衙门集合,一人一匹马,一个包裹,一张弓,剿匪去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程母从这天开始,时不时站在巷子口张望,生怕错过程二顺的消息。
洪灾退去,几个受影响严重的村落,终于露出原貌,只是往昔的热闹不再,肥沃的庄稼的土壤流失,好几年长不出庄稼。
茅草土坯做成的农舍,大水一过,只剩下些许七零八落的支架,证明此处曾经树立着一户几口之家的栖身之所。
大梨村,只有贵叔贵婶家的青砖瓦房伤害最轻,依稀能看到先前的框架,修缮过后,继续住人没问题。
官府的人进村统计受灾详情,最后给出集中解决村民日后生存的方案。
关于土地,村民可以选择以租赁的方式,先去镇上富户家打工,获取米粮和铜板,或者搬迁到其他没有受灾的村落,那里有闲置的荒田,只是距离稍远,意味着需要背井离乡,不能在大梨村生活。
第三种方法是开荒,鹿山没有遭受洪水的侵蚀,土壤营养丰厚,只是开荒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以百姓现有的情况,需要官府的资助。
相较于前两种方法,大梨村的村民更偏向开荒,老百姓一辈子就靠土地过活,给别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背井离乡又舍不得。
这段日子,大伙儿虽过得苦,却在相互扶持中,感受到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重要性,一村人的感情比起以往更浓厚。
“我宁愿开荒,也不要去别的村子生活,祖祖辈辈扎根在大梨村,我死了也是要葬在村里的。”
“落叶归根是农民的习性,我有信心大伙儿能开荒成功,无非是累点、苦点,我们连暴雪洪灾都度过了,还怕这吗?”
“说得对,我支持去鹿山开荒。”
“我也愿意去!”
官府的人统计完,回去商议一番,最后由秦臻杉决定,给开荒的村落分派农具和米粮,并从其他村子调派愿意帮忙的人手,给与一定的报酬。
报名的人数不少,开荒工作很快如火如荼展开。
程家没有要耕地,程大壮和程三虎依旧回村帮村民开荒,大伙儿很感激程家人的救命之恩,对他们十分恭敬。
程村长经过两场天灾后,劳心劳力,身体大不如前,两日前辞去了村长的职位,由儿子平安接替,并让程父监管村落各项大小事宜。
平安遇事也会先找程父商议,村中各大小事项,大部分时候全是由程父拍板完成。
几日后,朝廷又颁布了一项新法令。
废除里坊制。
意味着临街建立的屋舍可以推翻围墙,将生意开到街道上。
此令一出,榴花巷临街的屋舍价格翻了好几倍,立马有住户挂牌,要高价租出去,价格更是一天一价,上涨的速度惊人。
若是租住在此的百姓,房主要么涨租,要么将她们挪到其他不挨着街道的屋舍居住。
一时间,榴花巷每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哈哈哈,程姑娘,你真是我的福星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