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5章 绝对公平绝对不合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山泽,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朕也清楚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别有用心者都要诟病一番,可我朝只求问心无愧即可!”

唐宋,甚至元朝在宾贡科上采用持中之法。

这点朱标也能理解。

甚至若大明不似眼前这般强盛,没准朱标也会借宾贡持中,交好邻国。

只不过!

当今大明不需要如此。

只要科举公正,即便有一两个国家出言诋毁,却也阻挡不了其他国家的士子前往大明。

至于冯诚方才所言。

诚然!

倘若前三甲都被他国士子包揽,饶是朱标也觉脸上无光,也觉失了面子。

然而若是能以此激发大明士子的好学之心,丧失些许颜面,朱标也认为值得。

“此事朕意已决。”

“无论我朝学子亦或是他国士子,寒窗苦读数年,求的便是一个公平。”

“我朝廷能与诸国交恶,却不可丧失公信,与天下士子背道而驰。”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在李景隆几人拱手称颂的同时,朱标目光不经意落在一旁静默不语的老朱身上。

而老朱听朱标说完也是微微颔首,并未有不满之色。

自家儿子自己了解。

老朱也清楚朱标并非偏执到不顾左右,只求表面公平的理想主义。

朱标既能有此决意,想来也是权衡左右过后,认为大明以实力不因科举讨好、或交恶诸国。

而且老朱一开始的打算,可与朱标相同。

“九江!”

听到老朱随意出声,李景隆顺势上前,冲朱标继续说道。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也是关系科举。”

“几年来我朝先后征讨北元、高丽、吕宋、倭国,并收土地。”

“北元自不必说,其民不通文试,他们也压根不打算参与科举。”

“倭国尽屠,即便唐宋之时多有倭国使臣参与朝廷科举,如今倭国寸草不生,却也不能。”

“只是微臣不知,高丽、吕宋的学子又该如何评定。”

和苏门答腊、爪哇、新罗等国不同。

如今的高丽、吕宋都为大明领土,先前其民如今也是大明的百姓。

倘若这两地归顺日久便也不需麻烦什么,大明自可向对待治下其他行省一样,一碗水端平。

可问题就在于高丽、吕宋刚刚归入大明不久。

倘若此次科举处置不当,当地百姓起了民怨,生出民变也是不妥。

显然!

最棘手的从来不是他国士子,最难解决的乃是高丽、吕宋这些刚刚成为大明百姓的学子。

“陛下。”

见朱标双眸微垂,思考对策。

李景隆顺势继续说道:“先前我朝恩科尚分南北两榜,其意乃是为照拂因北方多战事,无法潜心研学的北方士子。”

“如今高丽、吕宋皆为我大明领土,其地百姓也为我大明臣民。”

“与我朝士子相比,这两地原本便是文教落后,不比我朝士子。”

“所以微臣以为,或可延照南北分榜之法,给这两地的士子些许优待。”

单论科举一事,那自然是秉公直断,公平为先。

参与科举的士子各凭本事考试入仕,也是正途。

可科举毕竟是朝廷取仕之法,最终结果也关系朝政。

正如洪武四年南北分榜的那次恩科一样,若中榜入仕者皆为南方学子,岂不是说大明只有半壁江山?

而眼下因文教程度不同,所以让吕宋、高丽的士子与河南、苏州等地的士子采用统一的评定标准,对高丽、吕宋的学子来说也不公平。

绝对的公平就意味着绝对的不合理。

而合理往往就面临着绝对的不公平。

一时间,朱标还真有些拿不定主意。

和老朱面临洪武四年恩科中榜学子皆为南方学子相同。

朱标在意的,不是高丽、吕宋士子见状,民怨四起,进而生出民变。

朱标在意的,乃是想尽力给这些偏远之地的百姓一份公平。

也算是给大明雄治天下做铺垫。

“暂且统一对待!”

“科举还是要以公平为先,高丽、吕宋的士子统一评定。”

“是。”

听到朱标果然还是坚持科举公平,李景隆等人拱手一拜便也要离开。

而就在李景隆等人即将走出奉天殿时,却听朱标再次出声道。

“高丽、吕宋士子可曾抵京?”

“已然抵京!”李景隆当即回话。

“因高丽、吕宋以及其他诸国距离京城路程遥远,又因我朝并未明定开科日期。”

“所以偏远地方的学子都已进京。”

“毕竟我朝文教鼎盛,天下学子都不愿错过此次机会,所以多半都是半年前便动身启程,眼下也大多抵达京城。”

见朱标0微微颔首并未多言,李景隆几人再次拱手便也退出了谨身殿。

而等几人刚一离开,老朱当即便也站起身子。

“咱回去换衣裳!”

“嗯?”

见朱标略有诧异的看向自己。

老朱神情自在,漫不经心道:“此事你拿不定主意,方才又问高丽、吕宋士子是否抵京。”

“不正是想去看看那些士子,再作决断?”

“既是要出宫,那咱自然要换身衣裳。”

语罢,老朱缓步便朝殿外走去。

而看着老朱离开的背影,朱标总感觉老爷子就好像胸有成竹一般。

对眼下自己面临的问题早有预料,甚至朱标感觉老爷子已然想好了对策。

此时要同自己一起出宫,大有考究自己如何处置的意思。

片刻过后。

老朱同马秀英换好百姓服饰,与同样换好衣服的朱标宫门前会合。

随即几人便也走上马车,径直朝宫外走去。

“爹,京华巷多便宜客栈,入京士子多在那里。”

见太监刘和驾车的方向并非京华巷,朱标当即冲老朱说道。

而老朱闻言却是微微颔首,随意说道:“高丽、吕宋以及其他诸国士子多是初次来我大明。”

“又因他们为的是参与科举,所以国子监前多有远方士子聚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后妈恶毒后妈爽,后妈日子过得好

金满满

修仙:从拥有灵植空间开始

醉卧海疆

求生,开局小木屋,我能具现化

石头长芽

全球冰封之前,我搜刮鹰酱溜回国

长停泊白

炼气期如履薄冰,元婴期重拳出击

金火旺甲木

惊!天机门小公主又在摆摊算命

千雪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