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改革特区?长安如何?
蜗牛吃螃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8章 改革特区?长安如何?,这里高楼汽车,你给我说是大唐?,蜗牛吃螃蟹,发书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怕的也是这个。
但,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改革。
就如那白石县伯说的一样,树挪死,人挪活。
只要决心改革,总会想到应对的办法。
怕就怕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一听到改革,陛下想都不想,直接拒绝!
“陛下,那白石城日新月异,若是朝廷坐视不理,恐怕以后那白石城才是大唐的中心,而长安……”
房玄龄话没说完,但李世民又怎么听不出来。
白石城成为了大唐的中心,那长安算什么,笑话吗?
堂堂天子,住的都城连边境小城都比不了,这不是笑话是什么。
“陛下,容臣说一句。”
杜如晦躬身道:“臣与房相商议多日,朝廷若是改革,其实不用全国一同进行改革。”
“咱们可以像白石城一样,挑选一座城池或者一个州道进行试点改革。”
“用白石县伯的话来说,叫做特区。”
李世民一脸问号,疑惑的问道:“特区?这特区又为何意?”
“陛下,特区是指特别行政区,虽然路属于大唐,但里面的律法、运作方式,跟大唐其他地方不同。”
“这不是周朝的分封国制度吗?”
听到杜如晦的解释,李世民一下子就想到商周时期的分封制。
“非也!”
杜如晦摇头道:“这特区,尽管律法跟运作方式跟大唐其他地方不一样,但受朝廷管控,而且朝廷每三年或者五年就调换一次郡守或者刺史。”
“并且,臣说的律法不同,也不是指大唐律法不同,而是泛指把以农为本改为以商为本。”
“咱们就跟着白石城学,以商业带动工业的发展、农业的壮大,最终提高百姓的收入。”
看着李世民露出感兴趣的神情,杜如晦继续说道:“咱们也可以弄个三五几年计划,倘若这种改革,能让当地百姓吃饱穿暖,能让他们富裕起来,咱们在慢慢的推广到大唐各地;若是这种改革行不通,也只是一个郡城或者一个州道的百姓受苦难。”
“这一个郡城、一个州道翻不起什么浪花,大不了到时候朝廷免税或者派粮赈灾,就能平息下去,而朝廷只是损失一些钱财,一些时间精力罢了。”
李世民听完杜如晦的话,脑子不断的算计着其中的得失,以及这种改革方式可行程度怎么样。
思来想去,李世民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一会儿他觉得这种改革模式非常新颖,以一个地方进行验证,先不说成功与否,起码朝廷能控制住。
一会儿又想到世家太过庞大,其势力也是错综复杂,那些富庶的州县都被这些世家盘踞着,想要在这些地方进行改革,怕是千难万难,若是放到贫困落后的地方,这改革也没多大效果。
李世民想不出来,只好老实的求教问道:“两位爱卿,觉得这改革验证之地,也就是特区,应该放在哪里比较合适?”
杜如晦想了想,其实他也不知道把哪里当做特区改革比较好,但他觉得不能离白石城太远,要不消息传递不及时,白石城拥有什么新奇的政策,几个月后才知道,这样就太晚了。
但也不能离得太近,太近就容易被人进行比较,有明珠在前,别人怎么会选择鱼目?
“陛下,臣觉得,离那白石城不远又不近的地方,并且还有一定的商业底蕴,这样的地方才是最好的。”
李世民缓缓的开口道:“那……两位爱卿,把特区定在长安城怎么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